藏书楼相关论文
目录学对读书治学至关重要,主要反映了学术流变和书籍的性质、存亡及真伪。书目在我国目录学发展中具有“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”的重......
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园林学家,兼工诗词、散文、书画,其出类拔萃的才华让许多熟悉他的人折服。与其才华相比,他的人品更是一流......
【摘要】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天一阁与意大利的美第奇·洛伦佐图书馆两座藏书楼为例,通过对建馆初衷、馆藏特色、管理制度、对......
在竣工至今的143年里,富厚堂迎来送往,独没有迎进过真正的主人——曾国藩果然一步未踏进这新宅,只在富厚堂旁边的思云馆住过1年零6个......
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,有一座中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,它就是452岁的“天一阁”。要了解它的传奇,则要从其创始人范钦......
2010年1月23日,北京零下16度,报上说是几十年来气温最低的日子。这天我在南浔。 湖州博物馆近年来总有大手笔,举办了“归去来兮—......
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夏天,御书房外的天空雨后初霁,阳光从云层中折射出清澈的光芒。而此时御书房内的乾隆皇帝正在房内来回踱步,面前书......
献传播功莫大焉。然而,这些藏书楼的兴废、图书的聚散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,每当季末失驭、社会动荡、国运沦夷、兵燹天灾、民生凋敝......
一 2006年刚来瑞典那年,我看过哈睿·雅甫(Harry J?rv)的电影,想着总有一天要写他的故事,让我的同胞知道瑞典的图书馆界出了这么一个......
参观者在杭州历史博物馆欣赏文澜阁《四库全书》藏本 一座藏书楼,藏书20万卷,曾经是全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,只存在了几十年,便如尘......
红楼公共藏书楼 “这地方‘接地气’、亲民,管理也很规范。把书捐这儿,我放心。” 6月15日,家住北京木樨地的溫阿姨在参观北京......
乙未新秋,蟋蟀在野。余三定先生寄来了他的大作《南湖藏书楼纪事》,爱书之人的一片冰心,给炎炎之日送来了阵阵清凉。 《南湖藏书楼......
4月21日至23日,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(习称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”)、《博览群书》杂志社与江苏常熟市古里镇政府联合举办了......
“书籍者,所以载道记事,益人神智也。”这大概众无异议,至于是否真的有益神智,又很难说。人又云书为精神食粮,但食粮一吃便少,书却可益吃......
在介入满铁奉天图书馆拆迁事件之始,我便意识到,它倒掉的命运在所难免。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在结局真的降临时,自己会有掉泪的冲动,似乎......
1975年10月,周恩来总理在病重的期间做出了“要尽快地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”的指示。当“四人帮”横行时,这一重要的指示是......
紫禁城的宫殿楼阁,都是金碧辉煌的。屋顶铺设黄色的琉璃瓦件,朱砂红的柱窗和朱砂红的墙壁,可谓火气十足。唯有一处建筑的琉璃瓦件......
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。虽是私家藏书楼,它却是天下文人心中的一片净土、一座丰碑。如今,在晚年把心爱的藏书送到天一......
藏书事业,不仅功在当世,而且荫及子孙。丁氏兄弟的八千卷楼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 “八千卷楼”是杭州丁申、丁丙兄弟的藏书楼,也是清末......
今年,适逢辛亥革命百年,这一百年,对我国图书馆而言,又是近代图书馆诞生、成长和形成规模并迈向现代图书馆的艰难历程。辛亥革命作......
文澜阁藏书楼建筑渊源于天一阁,文章对藏书楼的建筑进行了逐一探讨分析。
Wen Lan Court building originated in Tianyi Pavilio......
流传至今的我国十余万种各类古籍,是靠古代四大藏书系统,即官府藏书、私家藏书、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传承的,其中官藏和私藏居主导地位......
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,文脉源远流长,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,至明清藏书楼前后计数百家。如今这些历劫幸存的私家藏书楼,或者少为人知,......
在江苏常熟翁同故居的门前,有一块牌子,上写着:“入我室皆端人正士,升此堂多古画奇书。”相传这是翁同写的一副对联,非“端人正士”不交......
皕宋楼,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,为陆心源的藏书楼。静嘉堂,日本三菱财团岩崎家族创建的藏书库。一个在浙江湖州,一个在日本东京,其间......
中国在20世纪初以前,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“公共”图书馆。尽管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带有图书馆性质的藏书阁、藏书楼早已有之......
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也是古代文化典籍最丰富、藏书最早的国家。古人对书籍十分钟爱,常以香气浓郁的复叶芸草护书,宋代沈......
在我国古代的藏书楼中,私家藏书楼独树一帜,它们在古代藏书楼中所占数量最多,也最为丰富多彩。 石仓藏书 私家藏书楼是指民间私......
嘉业堂藏书楼,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江南古镇南浔,由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,因清帝溥仪所赠“钦若嘉业”九龙......
高尔基说,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这话不假。古往今来,多少对历史发展、科技革新做出贡献的贤达都是从书籍中汲取精神的营养,而若是说到......
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,故宫文华殿后之宫廷藏书楼建成,皇帝赐题文渊阁,用于专贮首部精抄本《四库全书》。83年前,时局动荡,文渊阁版《四库......
当我告别鹊鸰寺,前往李调元晚年常去的玉京山景乐宫道观,如今的罗江博物馆时,我想起了那个预言鹤鸰寺要出翰林的疯和尚,如果冥冥之......
昨日天晴气佳,花好草安,得奉焦作范先生来函一通,催要为其新著所约之序。此文谊书缘也,于情于理,不可却之,遂欣然命笔,弁其简端。 顷检......
走过了太多的古镇,而最让我情有独钟的,却是南浔古镇那斑驳的石桥、古旧的楼屋、淡淡的乡愁和恬静的味道…… 上善若水。南浔因水......
清代私家藏书从地域分布而论,江南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扩展,承袭吴地藏书家之特殊藏书嗜好与藏书理论,进而形成版本目录学等相关学问,......